当吃喝圈成为权力寻租的温床,公职人员的底线月,随着一纸双开通报,抚州市国资委原副主任马岖精心构建的七兄弟利益联盟轰然倒塌。
2024年10月,经抚州市纪委常委会研究决定,给予马岖开除党籍、开除公职处分,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。
2013年起,时任黎川县副县长的马岖开始培植亲信,与六名公职人员结拜七兄弟,将管理服务对象内部食堂变成私家宴客厅。他们不仅长期接受宴请、旅游安排,更通过民间借贷获取高额回报,在工程项目发包、资金拨付等领域大搞权钱交易。
马岖,其成长经历颇具典型性。出身普通工人家庭,21岁入党,从乡镇办事员起步,凭借勤勉作风逐步升迁。2016年主政日峰镇期间,曾因推动旧城改造获得省级表彰。但
正是这样有作为的干部,却在权力膨胀中迷失,将组织的培养异化为谋私工具。其司机证言显示,马岖办公室常备名酒,逢年过节收礼车辆排成长队。
七兄弟暴露的不仅是个人贪腐,更是基层政治生态的塌方。类似案例并非孤例,对比2023年曝光的某县八大金刚案件,官员抱团腐败呈现组织化、隐蔽化趋势。
马岖案的特殊性在于,其腐败网络横跨政商两界,甚至涉及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,这在近年通报中较为罕见。
2024年初巡察组进驻国资委时,马岖仍试图串供对抗审查,指使亲信销毁账本。但大数据筛查锁定其异常资金往来,微信群的掼蛋约局记录成为关键证据。其落马后,黎川县多名科级干部主动说明问题,引发当地官场地震。
当圈子文化侵蚀公权力,不仅损害政府公信力,更动摇执政根基。马岖案中,受其干预的某民生工程出现严重质量问题,直接导致数百户居民维权。更令人深思的是,其保姆式腐败持续多年未被察觉,暴露监督机制的漏洞。